pp电子强化青少年法治教育 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

  常见问题     |      2024-09-06 00:34

  pp电子官方网站近年来,嫩江市关工委坚持传统模式与创新形式并存,以专题法治教育为抓手,与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结对,依托法治宣传教育基地,运用多种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,努力探索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路径。

  一是创新宣教载体,活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形式。2021年6月,市关工委率先在嫩江创建了第一家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室---“英杰心灵驿站”,主要负责对青少年法治教育、法律咨询、法律服务及对失足未成年人进行跟踪帮教的一个平台,也是关工委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形式的创新、活化方法的尝试。市关工委通过“英杰心灵驿站”这个法治教育的载体,在全市范围内展开了以法治教育为中心、以关爱援助青少年为基础、以帮教挽救失足青少年为主要工作任务的《两法》学习宣传活动。三年来,全市共开展法制宣讲活动100余场次,发放“两法”宣传单和“两法三十问”20000余份,2.8万多名中小学生以不同形式参加法治教育活动,有效地提高了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,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,切实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。2022年春季开学,市关工委“英杰心灵驿站”组织开展了线上“护航开学·普法先行”法律知识讲座,主要结合跟踪帮教失足未成年人聚众斗殴案件上升情况,以实际案例在钉钉网上的一堂法治教育课,开学前第一堂课就是法治课先打了“预防针”,全市47所中小学2.6万余名师生,线上收听收看了讲座,为新学期预防这类犯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教育局关工委组织“五老”进课堂、上讲台,开展了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和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等宣讲20多场次,参与学法中小学生达3.2万多人次。有效增强未成年人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,有力推动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实施。通过集中宣传、观看视频、聆听讲座等方式向广大中小学生家长讲解“家庭保护”“学校保护”“社会保护”“司法保护”等内容,让更多家长全面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,引导家长要时刻关注未成年人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伤害,切实增强防范意识、提升防范能力。教育局关工委连续三年组织开展“普法宣传进校园,法律知识入人心”活动。七星泡小学开发的“法治小课堂”,课堂上教师以案讲法、课本剧“演法”、学生相声“说法”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,极大地增强了小学生学法的兴趣,“小课堂”彰显了“大成效”。今年3月26日,市关工委联合市教育局召开中小学校校园欺凌综合治理联席会议,会后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方式开展问卷调查,共发放问卷20000余份,全面摸排全市中小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程度。大西江小学通过家长和孩子共同创编、排练“校园防欺凌法治情景剧”,以“身边事、眼前人”为例,引导学生思考“假如是我”的身份体验,实现“我应该怎么办”的行为引导,告诫学生们需时刻摆正心中安全警戒线,面对校园欺凌勇敢地说“不”

  在《民法典》宣教过程中,市关工委以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为重点,充分发挥校园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,结合国家宪法日、国际禁毒日等重要时间节点,积极动员“五老”法治宣讲团pp电子、报告团进校园,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。2021年---2023年,“英杰心灵驿站”工作室围绕思想政治教育、法律法规教育、形势政策教育、心理健康教育、励志人生教育等五个专题,为嫩江第一中学、职教学校、铁东学校等矫正对象上了10多堂法治课。

  二是工作联动协同,形成多元保护工作合力。市关工委对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观护进行大胆探索,“英杰心灵驿站”工作人员按照《两法》赋予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职责,与市检察机关深化合作,构建联动协同工作机制、建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支持工作体系;同时,与检察院签订的涉嫌犯罪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跟踪帮教协议,作为“英杰心灵驿站”一项主要工作任务。“驿站”实行网格式分层次管理,除工作室设在市关工委外,全市基层关工组织的195个分站,以不同形式参与到联动协同工作中来。同时,“英杰心灵驿站”负责人还积极参与公安、检察机关召开的未成年人听证会、参与未成年人的家庭训诫会,在参与的过程中监督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。同时,市关工委积极履行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和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赋予关工委的法定职责,发挥“五老”独特的教育矫治作用,对未成年人开展关爱帮教。积极配合市检察院开展对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,采取与家长面谈、听未成年人思想汇报的形式,掌握未成年人的生活状态、学习情况引导未成年人增强法治意识,督促家长以身作则,强化监护监督意识,同时积极参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陪审。三年来,累计开展对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30次,陪审案件3例。今年5月,嫩江市公安局、司法局在市关工委指导、协调配合下,全市公安局9个派出所、司法局14个基层司法所全部建立关爱工作站,标志着全市公安局、司法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实现乡镇和社区全覆盖。推动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延伸拓展和与公安、司法系统基层基础工作的相融相合,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载体和平台,促成了公安派出所、司法所层面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局面。市教育局关工委组织中小学把青少年学法、用法引向家庭,通过班级微信、QQ群、钉钉群等向家长宣传普法知识,利用家长会、亲子活动、家长交流会等进行普法知识宣讲,进一步增强了家长的法律意识,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,建设好家庭、涵养好家教、传承好家风;并倡导学生及家长共同学法、守法,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。同时市关工委加强与市共青团、妇联、志愿者协会的协作,建立起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、家庭教育为基点、社会教育为依托的“三位一体”青少年法治关爱新格局,改变校园普法的单一模式,形成“三结合”的法制教育网络大平台,构成了多元保护的工作合力。

  三是拓宽工作思路,构建青少年法治教育新平台。在积极探索青少年法治教育新路径的同时,市关工委充分发挥教育基地法治学习平台作用,利用全市147个图书室,16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1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,各基层关工委组织青少年在各种节假日走进教育基地参观学习,现场普法,互动学法,对青少年开展普及法治教育pp电子。2021年以来,6.8多名青少年接受法治教育,自觉增强学法、知法、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。同时,全力推进法制进校园、进教材、进课堂活动。全市47所中小学全部配齐了检察官法治副校长,并以法制辅导员的身份为青少年进行普法教育。2021年以来,法治副校长深入全市各中小学校,围绕刑法、校园欺凌、盗窃、禁毒、反电信网络诈骗、预防性侵、未成年人保护等法治知识,对在校学生开展专题法治宣传60多场次,送法进校园活动30多场次,受众4.6万多人次。在第五届“关爱明天、普法先行”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中,市关工委充分发挥“英杰心灵驿站”法治教育平台作用,大力开展“青少年零犯罪学校”创建活动,更好发挥“五老”普法工作室等作用。同时“英杰心灵驿站”还组织“五老”法制宣传报告团成员、检察院未检科人员深入学校pp电子、社区、乡镇宣讲法律。市关工委在第四个“民法典宣传月”活动中,开展“法治文化校园行”、“与法同行,守护花开”、“法治课间餐”等活动,并通过法治情景剧、模拟法庭、以案说法、参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等实践活动,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。各中小学校则通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、禁毒知识竞赛、模拟法庭大赛、法制手抄报大赛和青少年维权岗等系列普法宣传活动,吸引青少年注意力,提升了法治宣传教育的效果,在青少年心中筑牢了法治精神之魂。

  同时,各乡镇关工委准确把握新修订《两法》赋予关工组织的保护和监督职责,积极主动担当作为,在法治教育的实践中,坚持以教育为主导,同公安、检察、司法等相关部门协调履职尽责,与家庭、学校、社会职能部门共同推进未成年人司法保护,创新了教育、监督、预防、一体化法治教育工作模式。在深入开展“关爱明天、普法先行”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中,嫩江镇关工委充分发挥“家校社”联动的主渠道作用,建立和完善以家庭为基础、以学校为主体pp电子、以社会为平台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,有效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。科洛镇关工委联合镇司法所在中小学开展“护航春蕾”成长的“法治第二课堂”,营造了全民关心、支持和参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治化环境,实现普法“热”在村屯,“热”在校园,“热”在青少年之中。临江乡、前进镇、塔溪乡、嫩江镇等关工委通过指导学生和家长观看法治专题片、阅读宣传单、讲身边案例、书屋法治等形式,给学生和家长上安全、法治、防诈骗、防校园欺凌等教育课,增强了家长和青少年的安全法治意识,不断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快乐成长。

  四是法治宣传教育,惠及全市广大青少年。据统计,三年来全市关工委组建法治宣传教育报告团(组)100多个,参加的“五老”和志愿者有500余人pp电子,年平均开展各类宣讲报告60余场次,听讲青少年达5.6万余人次,让法治意识植根于青少年心中,增强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,提升他们明辨是非、自我约束、自我保护能力,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。另外,“英杰心灵驿站”共参与公安机关召开的未成年人临界犯罪家庭训诫会12人次;参与市检察机关召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听证会29人次;累计跟踪帮教32名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,现已全部成功回归社会正常生活。三年全市共创建零犯罪社区15个、零犯罪学校47所。2023年7月,考入黑龙江建筑职业学院学生李明亮(化名)的父亲,走进市关工委送来写有“用心关爱下一代,用情帮教谱新篇”锦旗一面,向关工委对“走偏”青少年,开展真情帮教促转化表示感谢。

  嫩江市关工委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大胆探索、大胆实践、大胆前行,在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中,初步取得了成效。2022年3月,嫩江市关工委被授予“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先进集体”荣誉称号;2023年10月,黑龙江省关工委授予嫩江市关工委全省“关爱明天,普法先行”法治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;授予嫩江市“英杰心灵驿站”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室第三届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 “最佳工作品牌”称号。

  弘扬法治文化,传播法治文明。2024年嫩江市关工委将继续努力创新法治教育形式、丰富法治教育载体,开展形式多样、生动活泼的法治宣传活动,引导广大青少年增强法治观念,真正做到“学法、懂法、守法、用法”,让每位青少年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,使法制教育深深根植在每位青少年的心中。